南方网讯(记者/陈伟峰)为挖掘江苏文旅内核,展现绚丽多彩的江苏非遗历史,10月21日至24日,“文旅融合看江苏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2019全国主流媒体专题采风团走进江苏,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推介富有江苏省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和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江苏网承办。
21日上午,主题采风团走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与非遗匠人面对面,零距离感受南京非遗的独特魅力,深度了解南京非遗发展状况。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名“甘熙故居”,为多进穿堂式古民居,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约二百年历史。
2010年1月,为全方位地展示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南京市文广新局决定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馆内,市民可以观赏到20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活态展演,领略南京100余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的重要展示地。
南京以面粉制作的面塑非遗
秦淮灯火甲天下
在这所老宅第的一间工作室里,七十多岁的曹真荣正专心致志地扎作灯彩,他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据了解,秦淮灯彩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东晋时期,这一地区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所谓“十里秦淮水,波映花灯红”,盛景之美,可见一斑。
由于时代的变迁,原本灯彩以纸扎为主,现在由于造纸业污染比较大,纸张较为紧张,因而改为价钱便宜的化纤布;另一方面,从前竹子因价钱经济实惠而用于灯彩骨架支撑,如今铁丝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加之可塑性更强,能塑造出更多不同的形状,逐渐也替代了竹子。此外,LED灯也因为安全环保便捷的特性,在某些彩灯中取代了内部点燃的蜡烛。
曹真荣进行秦淮灯彩创作。
他提到,就秦淮灯彩而言最难的是造型设计,要想创作新的作品,造型设计是关键。花灯造型种类多种多样,有夸张的、写实的、卡通的……要想设计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造型是相当困难的。
曹真荣表示,总体而言,如今花灯的形象款式更为多样,颜色更为鲜艳,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在南京青奥会上,秦淮灯彩走进会场,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它独有的古老魅力。此后,曹真荣等传承人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邀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讲演展示。到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制作一盏盏独特的花灯。“我们的代表作一般是荷花灯,寓意着和和美美。” 曹真荣说。
当前,在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秦淮灯彩的传承是有序而积极的。每个星期,曹真荣要为小朋友授课三节,期间他能发现一些对花灯很感兴趣的孩子。此外,还有大学生主动向他求学,对此他感到十分欣慰。
曹真荣平日有意无意会收集从前秦淮灯彩的盛况,希望可以把以前的缤纷盛景再度重现。他笑说:“做花灯最重要是有耐心,能够静下心来。”
正是一丝丝跳跃向上的烛光,才能汇聚成秦淮河上灯的海洋。一代一代的灯彩制作人坚守执着的眼神,便如同那点烛光一样坚定而明亮。
葫芦画:福禄传万家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问你吃桔子,还是吃香蕉。”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张苗老先生念起亲手创作的葫芦上有趣的童谣,他表示,在葫芦画创作过程中,民歌童谣给了他很多创作的灵感。
张苗介绍葫芦画技艺。
富有地域特色的葫芦画
中华文明史中很早便出现葫芦文化。葫芦跟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密切,葫芦与“福禄”谐音,而且葫芦可保存长时间而不坏,因此成为了民间辟邪保平安的吉祥物。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张苗介绍说:“清代起葫芦就进入宫廷,成为宫廷艺术。康熙、雍正和乾隆都十分喜欢葫芦,康熙当时还为葫芦写了二十多首诗。”
张苗创作葫芦画已经有20年时间,在快退休的时候想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葫芦可以说是中华第一吉祥物,文学和艺术中不乏葫芦的身影。其次,张苗的母亲会画国画,在他小时候母亲常常教导他绘画葫芦。76岁的张苗老先生回忆起和葫芦结缘的经过。
后来,张苗从一个展览上看到葫芦画,希望自己也能够创作类似的作品。由于自身没有美术功底,一切只能从头学起。此外,该用何种绘画颜料,如何找到葫芦材料等等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他。尝试,失败,再度尝试……最终他选择了丙烯颜料,其遇水不易化,能长时间保存的特性非常适合葫芦画创作。
葫芦画作品
葫芦画的创作与自然密切相关。“葫芦在地里长7个月,上来还要去皮,晒20天好太阳,然后插穗子,再往上面作画,一天只能画两个。”张苗说。由于葫芦表面不吸水不吃色,在葫芦上画一根长线条要添两次颜料,此间要让线条保持一笔挥洒的流畅和生动,十分考验匠人的技术功底。而在葫芦画内容上,张苗认为坚持古典文化、地区特色,以及现代元素是非常关键的。
“我对传承有信心!”张苗坚定地说道。目前,他正教授5位徒弟,有硕士研究生,也有初中生。“我的中国梦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葫芦,不是靠我们画,而是让大家知道葫芦画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能画得好,”他说,“我希望大家都能接受和学习到这项非遗技能。”
根雕之材源于自然造化
根雕非遗传承人万桂明与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自清朝始,他的爷爷辈即从事木艺工作,到他已是第4代。十几岁起,万桂明便开始从事木雕工作,手边这些紫檀木、黄花梨等木头是哪个国家产的,有着怎样的地理分布,他都一清二楚。
他自述,根雕最难的是找好的材料,全凭大自然的造化。所谓“十檀九空”,檀木经过蚂蚁啃、雨水淋等“磨难”,才能出“内容”。木头像太湖石一样,颜色不同、纹理不同,加上巧妙的设计,把文化内涵和意义注入到木头当中,才能成为根雕艺术。
万桂明创作作品《鹤蚌相争》。
木雕注入创新设计元素。
文化既来自于传统,又延续为传统。据了解,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学校、街道及社区,让更多的青少年及市民朋友全方位感受非遗,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搭建了亲近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平台。
在这里,非遗作品与老百姓的距离极大缩小,成为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百姓的生活又是这些工艺技术的创作灵感源泉,如同一道道根扎在土地里,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长成参天大树,结成甘甜的果子作为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