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来,广西贺州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文化旅游养生为主导的“生态健康千亿元产业”。2018年以来,贺州市脱贫162594人,其中超过3.5万人得益于旅游扶贫。
精准施策,绘就旅游扶贫蓝图
贺州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旅游企业吸纳就业帮扶脱贫一批,发展旅游产业脱贫一批,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脱贫一批,扶持旅游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脱贫一批,让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贺州市从全域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等方面,精心谋划和落实了贺州园博园、姑婆山旅游区、黄姚古镇旅游区、西溪森林温泉景区等一批带动性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项目,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支撑体系,为贫困户创造了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产业发展、企业反哺等增收方式,为脱贫攻坚增添活力。园博园的建成,辐射带动了八步区莲塘镇东鹿村、平桂区鹅塘镇厦岛村等贫困村的发展建设,贫困户通过搬迁安置、门面出租、经商、进园区就业等方式搭上了园博园项目工程的快车,实现了脱贫致富。
模式引领,贺州样板助力脱贫
贺州市运用“旅游路线辐射”“景区带村”“互联网+旅游”“企业+农户”和“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模式,组成了旅游扶贫的“贺州样板”。在“景区带村”模式中,姑婆山旅游区、黄姚古镇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吸纳当地贫困农民从事旅游基建,引导当地农民发展120多家民宿、100多家农家乐。黄姚古镇附近的北莱村通过改造古村落,发展民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为北莱村贫困户提供长期性或临时性就业岗位150多个,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贫困户在“企业+农户”扶贫模式中获得实惠。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成立“瑶勉合作社”,培养瑶家绣娘600多人,并与她们签订瑶绣手工艺品购销协议,同时集中采购贫困户生产的蜂蜜、笋干、灵芝等土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升级,“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也让黄石村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旅游示范村。
产业相融,美了乡村富了民
贺州市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将农业核心示范区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来打造,把“观、采、尝、学、耕、归、戏、养、憩”等旅游元素融合到示范区基础建设中,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普、文化体验等新功能,加快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等,形成旅游带动产业、产业推动扶贫的格局。农业和旅游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为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加速器”。富川县富阳镇虎头村是个贫困村,毗邻龟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当地投入5000多万元,对69栋民居进行了3D彩绘,建成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短短两年间,虎头村就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小镇,成为贺州乡村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带动了饮食、购物等服务业发展。平桂区双季莲藕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集生态种植、产业孵化、示范推广、产业脱贫、科普培训、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年产值约6600万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伍策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