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借力文旅融合,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如何打造精品?

2019-12-16 08:30 来源:南方日报 郑洁琳 蔡华锋

  当前,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处在初级阶段,但后续可发力空间巨大。在此过程中,广东所具备的旅游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市场需求优势、人才潜力优势及文旅融合优势,都将助力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其中,广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为研学旅行目的地课程的打造提供扎实的内容基础;经济发展及消费观念的升级,为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提供内在动力;与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目的地人才的建设正在加快脚步,随着相关培训机制的落实和推广,人才储备的逐渐发展壮大,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增强。此外,文旅融合对于丰富景区等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升研学旅行发展的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1 丰富旅游资源打好研学旅行目的地内容基础

  总体来看,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大致可分为五类,包括文化或教育基地类、科技类、自然资源类、度假区类、博物馆类。而广东所具备的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让各目的地的研学旅行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化。

  其中,自然资源类景区具备显著的先天资源优势,这类目的地的研学课程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进行研学开发,并融入自然科学或历史文化的教学内容。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景区目前共设有六门研学课程:西樵山自然科学科普之旅、南海黄飞鸿功夫文化体验之旅、“理学名山”开笔礼亲子游、地质研学之旅、红色爱国主义之旅、西樵山特色国学课堂。课程将自然与文化研学相结合,体验价值较高。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则结合自身自然资源特色,分学段设置了五类研学课程,包括湿地科普课程、湿地观鸟课程、石刻文化体验课程、学习天象文化、问鼎祈福植物科普课程,体现了目的地生态环境的硬件优势。

  而在文化类相关目的地中,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的相关研学课程具备较强的体验性和拓展性。以广州的岭南印象园为例,展现了珠三角地区作为广府文化汇集地的特点。印象园中富有特色的街巷等,充分展现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了解岭南古文化的窗口。在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和传承人的展示下,人们在此可以亲眼看到和体会到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形式多样的广府文化、瑶族传统文化、建筑文化、海洋文化、乡土文化,为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打造相关研学课程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和灵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入选“广东省十佳研学旅行目的地”之一的千年瑶寨景区,就依托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瑶寨千年古建筑、瑶族传统节庆传统技艺、农耕文化、特色美食等多项文化资源,设置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专项研学课程。

  博物馆类方面,文化资源同样是目的地打造研学课程的内容方向之一。以佛山祖庙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当前开发了武术研学体验课程和醒狮文化研学体验课程,就是引入佛山传统的醒狮文化和武术文化,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还有机会亲身体验学习。

  针对部分以文化特色为主题的研学目的地,专家建议称,可深挖相关文化资源,进行课程精细化分类,在突出文化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研学规划,令研学体系更加丰富。

  2 人才储备提升研学旅行目的地核心竞争力

  研学旅行是旅游和教育领域的融合创新,在此过程中,人才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人才储备不够充分,但在各项政策的“输血”之下,相关人才的储备具有潜力,未来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副教授石伟指出,在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专业人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具体来说,研学旅行专业人才至少应该包括研学旅行导师、研学旅行规划师以及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人员等。当前广东大部分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的人才构成是以导游和教师组成,而研学旅行导师的要求不仅于此,既要能够组织好旅行活动的行程,还要能够开发和设计课程,并引导学生在旅行中“学中玩”“玩中学”,能得到体验和文化思想层面的全面发展。

  随着研学旅行发展速度的明显加快,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萌指出,广东目前研学旅行基地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人才很缺乏。整个研学过程中,很多基地人才对于研学的认知并不深入,一些基地设计方案很多,但多是围绕自身特色却脱离研学主题。基地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有教育学相关的知识,两者结合才能符合基地人才的标准。

  与研学旅行发展的速度相对应,目的地的人才储备还需加快脚步。“在城市会好些,最不足的是在乡村。但无论城乡,研学旅行目的地专门人才十分匮乏。”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指委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江金波指出,总体而言,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人才储备不足。当前由原有景点导游兼任研学旅行导游的现象很普遍,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满足研学专项旅游所需的科学解释、文化传承、精神建构等需要。

  下一步广东应如何完善研学旅行的人才培训机制?张萌认为,首先可以提高研学旅行导师待遇,吸引更多更好的优质师资,进入研学领域。确立研学导师师资标准,构建研学旅行导师人才胜任力体系,鼓励研学行业协会牵头进行人才培养和认证,同时培育研学培训机构,或是更多的教育机构进入研学领域,形成良性竞争,让更多优质研学机构脱颖而出。

  此外,张萌指出,广东教育者还可以结合大湾区建设,搭建各方合作平台。大湾区研学旅行行业从事者,可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行业探讨和交流,互相学习和成长。

  自去年开始,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指导开展了研学旅行导师的专业培训,并制定了评定研学旅行导师的机制。这得到了省内百余家景区、基地的响应,并派出相关人才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了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书。2018年12月至今,省研学旅行协会已指导优质培训机构培养认证研学旅行导师472人,2020年开始,协会将对人才培养进行3-5年期专项规划,为粤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做好基础的人员储备工作。石伟表示,随着这一举措的逐年开展,相信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的人才储备将逐渐发展壮大。

  3 文旅融合助力研学旅行产业优化升级

  当前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大趋势,正是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的契机。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志红指出,文旅融合对于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研学旅行发展的资源类型和丰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学旅行的发展,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从产品形式来看,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为研学课程的打造提供崭新的视角。目的地将有望跳出原来较浅的“教学”和“导游”层次,深挖文化元素,建立较有深度的研学课程体系。不论是在广东还是全国范围,文化内容相关的研学产品占比尤其高。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的研学旅行目的地中,大多设有文化相关课程,并与景区特点及本土特色有着紧密联系。而驴妈妈平台今年暑期国内研学产品的预订数据显示,文化主题研学线路走俏,热销产品主题包括丝绸之路(陆上及海上)文化之旅、动植物研学、民族民俗文化学习、文化遗产及国学学习、博物馆及非遗内容研学、户外能力拓展等,文化内容占比颇高。

  驴妈妈旅游网“驴悦亲子”主题产品负责人樊强指出,我国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缤纷多彩、地理地貌多样化,再加上各种科普类等,暑期游学主题性产品市场未来将更加细分。

  旅游与教育领域的融合,为传统景区带来了附加值,后者正争相抢占研学旅行的蛋糕。周志红指出,景区大力发展研学旅行,能够平衡淡旺季的差距,同时也有助于发挥旅游景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普教育功能。

  目前,包括教育部门、文旅部门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研学旅行的发展,在周志红看来,相关部门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促进文件,及社会各界对这一市场的高度关注,让研学旅行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政策机遇期。对此研学目的地应如何更好地利用相关资源实现价值升级?周志红认为,包括旅游景区在内的研学旅行目的地,需要充分结合自身独特的研学资源,和所在地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开发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研学课程,设计研学产品,把研学资源优势转化为研学产品优势。

  同时,周志红补充道,目的地还需加强人员的研学素质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培养一批研学旅行导师,并加强和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合作,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也需要抓紧出台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标准,确保研学旅行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4 旺盛需求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提供土壤

  据测算,2019到2022年我国3岁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将超过2.3亿人,2022年达到峰值,为2.34亿人,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着我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国内研学、学生赛事、出国游学的中小学生规模将分别达到18436万人、8134万人、5697万人、459万人、367万人,每年高达3亿人次的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潜力巨大。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中小学生总人数为381.26万人,中职在校生29.72万人,理论上看,研学旅行的潜在客群超过400万人。

  旺盛的市场需求为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成为整个研学行业爆发的外部原因。旅行社纷纷抓住时机布局市场,上述意见出台后,2017年广之旅开始与各地中小学校携手,研发出多达60条研学旅行产品,其中省内周边游产品以珠海、番禺、从化、连州等地为主,涵盖历史遗迹、传统技艺、名校巡礼、自然探索、科技创新、人文行走等学习主题。

  除了产品品类丰富之外,广东也属于研学旅行推广程度较高的地区。南方日报记者从广之旅方面了解到,学校和家长普遍对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其普及度也更高。就目前广东市场的研学旅行情况来看,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日趋成熟是总体特征,但也存在着出发日期高度集中的情况。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把研学旅行安排在期末考试后、寒暑假初期,使得研学出行的波峰高度集中在全年6-7月和1月两个时间段,而相对于寒暑假的研学旅行出发热潮,平日课间研学旅行就稍显平淡。

  同程旅游华南分公司产品负责人张碧燕指出,当前广东研学旅行市场主要特征是消费需求增加,客群以中产家庭为主,同时年龄段细分明显,低龄化成为趋势。途牛方面表示,当下广东研学旅行产品以省内一日游为主,今年广东的学校开展了课外活动加分项目,因此一日研学市场比往年更受期待。目前来看,冬季广深的研学产品更受欢迎,其中民风民俗研学产品、科技智造研学产品、改革开放主题研学产品都比较受市场青睐。

  即将到来的寒假中,科技创新类课程继续成为研学旅行产品的热门选择。广之旅方面的数据显示,“天眼看世界”“中国动力谷 世界中国芯”“致敬港珠澳”三个科技类产品,是最多学校选择的寒假研学课程,抢占了寒假出行研学团队接近40%的份额。

  以“致敬港珠澳”课程为例,该课程安排学生乘坐游船360度欣赏珠澳两处海域和远观港珠澳大桥,见证“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深入港珠澳大桥中山基地,学习建桥的相关知识,与港珠澳大桥建造者互动交流,并亲身体验搭桥的乐趣。该课程能让学生深度体验中国桥梁工程的伟大事业,并通过另一个视角来了解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普通建设者的忘我付出,学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这种正能量的教育方式深受学校和家长的肯定。

  ■专家解读

  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具备多重显著优势

  去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并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意见》自2018年11月起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广东研学旅行市场的潜力,为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教育企业指明发展方向。

  政策之外,广东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包括文化或教育基地类、科技类、博物馆类、自然资源类、度假区等在内的各类型目的地,为研学旅行线路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萌认为,广东研学目的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即地理优势、旅游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以及极具价值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多位旅游业内专家认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优势正是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的突出优势。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指委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江金波从三方面分析了在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上广东所具备的突出优势。江金波指出,首先广东研学旅行资源丰富,自然旅行和文化旅行资源很大部分都可开发为不同层次的研学旅行吸引物。尤其是近代革命史迹、改革开放成就和现代城市及其产业,特色鲜明。其次,广东经济发达,旅游发展早,旅游业总量大,旅游开发经验丰富,有助于在研学旅行投入、项目设置、研学旅行供给侧改革等方面为全国提供示范借鉴。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这有利于更好推动研学旅行的国际化和标准化,从而推动中国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副教授石伟认为,目前广东省的各类研学旅行目的地基本囊括了省内最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一个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必须具备有独特的个性特质,而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岭南特质是非常明显的,这可以说是我们发展的最大优势。”石伟指出,岭南的自然、岭南的文化,以及在此空间下生成的岭南人文社会结构,都是吸引学生进行研学探索不可多得的“课程”。这与研学旅行的核心本质相呼应,即青少年要“走世界、看世界”,在旅行中探索不同的自然、探索不同的文化、探索不同的社会,了解不一样的自我。

  石伟认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特质,也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极佳的发展支持。因此总的来说,广东发展研学旅行在区位层面、经济层面、交通层面、市场层面、政策层面等方面都存在优势。

  对于传统景区而言,研学旅行正是行业重要的发展契机。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志红指出,景区大力发展研学旅行,不仅能够平衡淡旺季的差距,增加工作日和寒暑假等时间段的人流量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发挥旅游景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普教育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广东旅游景区恰恰具备发展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良好条件。周志红认为,广东旅游景区不仅具有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如地质地貌、动植物、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生态科普、革命历史等资源,而且拥有良好的场地、设施、餐饮住宿、安全与医疗保障等条件。此外,丰富的旅游接待和活动组织、解说能力和人才配备也是广东旅游景区发展研学旅行的优势所在。

  ■专家圆桌

  正确认识研学旅行的概念和本质

  进一步规范市场 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虽然广东研学旅行发展优势众多、市场庞大,但是南方日报记者也发现,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产品还是市场,整体上还缺乏成熟度。此前也有景区向记者反映,虽然市场上的研学产品价格不低,但是实际上景区利润微薄甚至是亏本经营,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景区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则导致研学旅行产品“缺斤少两”,敷衍了事。专家指出,由于产品体系和市场成熟度不够,导致产品链未能健康有序发展,研学旅行市场繁荣,除了坚持公益性为主之外,还需要拥有丰富资源的景区等经营主体市场化的探索,不断让研学旅行产品多元化。同时,面对广东研学旅行当前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广东的研学旅行目的地仍然急需在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培训、研学旅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提升。

  讨论嘉宾

  ●石伟 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副教授

  ●周志红 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

  规划、规范、优质产品仍然欠缺

  南方日报:从全省整体来看,您认为广东研学旅行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是什么?

  石伟:对于广东的研学旅行发展来说,应该遵循“项目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要严格按照规划合理整合研学旅游资源,发挥其优势,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才能充分体现出研学旅行的综合价值。当前,广东的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研学旅行目的地在系统的研学旅行专项规划上是非常缺乏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前置短板,需要在后续重点关注。同时,广东研学旅行发展目前存在的瓶颈还有:如何构建完善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平台?如何构建研学旅行导师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研学目的地的课程设计层次和深度?如何避免趋同化的市场竞争,发挥研学目的地的地域特色,打造个性鲜明的研学旅行产品?如何增强研学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体验性和研究学习性?

  周志红:我觉得短板和瓶颈主要还是在于对研学旅行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以及缺少规范。目前的现状是大家都认识到研学旅行是一片蓝海,但是到底什么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应该怎么做,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另外,因为研学旅行的系列规范都还没有,即使有些地方和协会等机构推出了一些团体标准,但是权威性不足,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也不高,导致研学旅行市场很混乱,包括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机构、研学旅行导师的认证和培训等,一窝蜂在做,都想争抢研学旅行的一杯羹。

  未能很好理解研学的概念和本质

  南方日报:您认为上述短板和瓶颈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解决之道在哪里?

  石伟:2016年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直到两年后,即2018年10月,广东省才推出了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这相较于安徽、江苏、陕西、上海等8个省市研学旅行试点来说,相对滞后。同时,传统的春秋游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教育在广东省内开展由来已久,老的发展思路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处理好上述问题,需要一个科学的发展过程,要明确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各地在做好研学旅行发展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要搭建起研学旅行平台,重视研学课程的研发,以及研学旅行导师的培养。

  周志红:解决之道,一是要正本清源。厘清研学旅行的概念和本质,把研学旅行和普通的春秋游、亲子游、团建党建活动等区分开来。二是规范引导。尽快推出一系列关于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机构、研学旅行导师、研学旅行课程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通过标准进行规范,引导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景区对研学旅行缺乏足够的重视

  南方日报:广东经济相对发达,但为何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反而相对落后?

  周志红:其实广东和全国一样,在研学旅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还处在探索阶段,缺少成熟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产品。

  石伟:正如前面所说,很多旅游景区和实践基地对于研学旅行的概念仍停留在各自原生体系的思路范围中,这对研学旅行体系构建造成了较大阻碍。因为广东坐拥着粤港澳大湾区亿级的客源市场,在旅游发展上一直不缺市场,特别是不少景区有着世界遗产、5A级旅游景区、国家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牌子,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在市场反响也都很不错,是其一直以来发展的重点,因此这就使得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出现了某些景区,仅仅有学生团过来,挂上“研学旅行”的横幅,就把自己归类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景区与实践基地需要实现融合创新

  南方日报:各类旅游景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有不同的轨迹、不同的资源,他们有整合的可能吗?

  石伟:完全有可能。虽然表面上看,旅游景区归口的是旅游部门,学生实践基地归口的是教育部门,两者好像是各自发展的。但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国家目前也正在推行全域旅游,这其实就是在强调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研学旅行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创新,也是旅游领域的创新,需要把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这必将带来两个领域的变革。因此,我认为,景区与基地的整合只是时间问题。下一步任务,我们在做好研学旅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要稳步实施落地,确保各旅游景区结合各自优势的旅游资源开发深度的研学课程,各学生实践基地也要进一步挖掘开发并融合旅游资源形成体验娱乐性强的旅游产品。

  周志红:旅游景区和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在发展研学旅行方面各有优劣,互补性很强。旅游景区具有丰富多样的研学资源,场地设施、安全管理、卫生医疗等各方面条件都有很好的基础,但普遍在研学课程设置及研学活动组织方面较弱。而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正是善于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却缺少独特的研学资源,场地设施条件与旅游景区相比也有差距。此之所长正是彼之所短,旅游景区与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完全有可能整合,而且必须要取长补短、彼此学习、相互融合。

  课程研发、导师培训等多个环节都要提升

  南方日报:您认为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哪些方面亟待提升?

  石伟:首先,要明确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研学旅行不是传统的旅游活动,不能单纯按照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来做,也不是单一的综合实践基地的开发模式。研学旅行是以学习、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是有主题的完整的教学组织活动,是由专门的研学旅行导师全程实施的体验式旅游活动;其次,要加强研学旅行导师的培养机制,研学导师不是导游也不是学校教师,既要能够组织好旅行活动的行程,还要能够开发和设计课程,并引导学生在旅行中“学中玩”“玩中学”,能得到体验和文化思想层面的全面发展。第三,构建以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为主导的体系平台,联合广东省景区协会和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等组织,组建联盟,搭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平台。总之,未来几年是广东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全力实现越来越体系化、专业化的全国一流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