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民宿“点亮”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7-16 08:11 来源:南方日报 何苑妮 刘洪桥

  “梅县发展乡村民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市场和区位上,更体现在生态和文化上。”7月10日,广东(梅县)首届乡村民宿(精品酒店)活动暨《2019广东民宿发展白皮书》发布会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召开,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表示,梅县民宿应植根于深厚的客家文化,让民宿既有本土味、广东范儿,又有大湾区的品格、国际化的品质。

  活动期间,国内众多民宿专家为梅县民宿发展“把脉问诊”,共同探讨乡村民宿发展新模式、新思路。与会专家认为,梅县区有能力打造引领全国民宿行业发展的“梅州现象”。

  “发展乡村民宿是含金量最高的绿色经济通道,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是梅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难得机遇。”梅县区委副书记陈远洋表示,接下来,梅县区将着力打响“山水梅县·客韵乡村”民宿品牌,进一步发挥乡村民宿业态在提升产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引领作用,将乡村民宿打造成梅县旅游发展的新动能、新亮点、新名片。

  专家献策

  探索乡村民宿发展新路

  远山有薄雾浮动,近处有农人耕种。田园风光美不胜收,乡野生活好不惬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一个个美丽乡村正逐步从规划变为现实。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提供着产业支撑。

  如何持续注入乡村旅游新动力?发展民宿逐渐成为各方共识。近日,广东(梅县)首届乡村民宿(精品酒店)活动召开,为梅县区破题“乡村民宿产业该往哪儿去”。

  此次活动中,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广东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旅游协会、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等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以及“丹霞印象”“云山美地”等一批民宿业界代表品牌共同发声,解读民宿发展政策环境,介绍民宿产业与管理经验,并围绕《乡村振兴下民宿产业投融资的创新》《精品酒店要素与民宿的融合》等主题进行分享。

  其间,与会民宿专家深入雁南山居、志睦楼等具有客家特色的民宿,以及松口古镇、雁南飞、灵光寺、雁山湖等一批梅县A级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在题为《广东乡村民宿怎样结合当地特色》《民宿如何将情怀与收益最大化结合》的圆桌会议上,专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民宿建设典型案例,共同探讨乡村民宿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

  “广东人懂生活、有生活、爱生活。民宿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张晓军表示,民宿经过数年的发展,不仅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更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认同,在此条件下,梅县区更应把握机遇,因地制宜,打造有客家特色的乡村民宿。

  近年来,梅县区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部署,以民宿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大力鼓励支持民宿产业和精品酒店的发展,出台了《梅州市梅县区关于加快发展美丽乡村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民宿产业发展作为生态与富民、美丽与发展共赢的重要抓手之一,鼓励通过活化利用和改造古民居发展民宿产业,不断提升民宿产业的品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梅县区已涌现出三舍、花间慢、志睦楼、雁南山居等主题鲜明、极具客家特色的精品民宿,同时,乾坤润、同学汇等一批个性化的精品酒店也正逐步兴起,作为梅县区旅游经济新业态,民宿经济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厚积薄发

  “小民宿”带动“大产业”

  古朴的客家围龙屋、砖墙黛瓦、老式戏台、木桌长凳,踏进梅县区三舍民宿,每一处无不体现着浓浓的客家文化。该民宿创始人廖中华告诉笔者,民宿按1:1比例还原了客家围龙屋的原始大小,为的就是还原最纯正的“客家味道”。

  与其他民宿不同的是,传统客家围龙屋下,不乏满满的现代化气息,众多文化元素在这里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文创空间、展览空间、客家戏台等多个空间层次分明又各有特点,游客既能品茶喝咖啡,又能欣赏非遗表演、开艺术沙龙。富有现代感的户外庭院以“水”元素点缀,满足了客家人素来对水的喜爱,也为游客提供了一处打卡拍照的好地方。

  “‘综艺性’是三舍民宿最大的亮点,在南方是首创,在全国范围内也很难见到。”廖中华表示,因为无例可鉴,从筹备到完成,都只能靠自己和团队逐步摸索。“开民宿单纯追求情怀并不现实,但太过于商业又会影响情怀,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三舍’找到了新的模式,就是‘综艺性’。”廖中华说。

  “三舍民宿的‘综艺性’填补了全国民宿行业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是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的新型民宿亮点。”针对这一亮点,张晓军等专家给出了高度评价。

  除三舍外,坐落于雁洋镇雁南飞、桥溪古韵景区周边,前身为茶田农家乐的民宿志睦楼,通过政府扶持、规划引导,改造成了融合客家文化元素与田园风光的特色民宿。

  该楼整体按客家建筑风格建设,处处体现农耕文化元素,簸箕、犁耙等传统农耕器具能够让游客切身体验到浓厚的乡村文化,忆起“乡愁”;配套的家庭农场17亩,里面有菜园、果园,田园气息浓郁。“住在这里,能感受到客家人的热情和田园风光,客家文化让人回味。”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小姐说。

  不同于前者的热闹,“雁南山居”禅修民宿则显得宁静。该民宿内装饰“朴素”与“真实”相融合,空间简洁直接,富有真实质感。游客可坐于拙石旁而品禅茶,可望远山而饮素食,亦可在石子铺砌、绿阴围绕的庭院中会友闲聊。周围则是灵光寺核心景区,千亩茶园环绕,可感受到宁静、和谐的禅修氛围。

  “梅县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同时,梅州也是客家文化集中地,不管是红色资源,还是建筑特色,其具有的优势是全国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只要充分挖掘,用心耕耘,发展乡村民宿大有可为。”国内民宿品牌“禾肚里”创始人郑春桃说道。

  紧抓机遇

  强基础补短板力推民宿产业发展

  在看到优势和机遇的同时,部分专家也指出,梅县区民宿发展当前仍存在一些短板。

  “目前,梅州市尚未出台符合自身实际的民宿管理办法,导向性政策不够明确。”作为一名梅州“民宿人”,郑春桃在对本土民宿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也直言不足。

  那么,梅县区该如何紧抓机遇,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如何挖掘客家本土文化,打造独特的民宿区域品牌?如何顺势而为,让乡村民宿成为乡村振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力抓手?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众多专家为梅县区民宿产业“把脉问诊”,指明发展方向。

  “政府引导很重要。要在自身的良好基础上进行基础配套建设,出台民宿指导政策去引导民宿爱好者及现有民宿从业者。”郑春桃表示,民宿业发达的江浙地区在此前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许多瓶颈,这也促使我国部分民宿政策陆续出台。梅县民宿产业可借此机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优化升级。

  “要因地制宜,在民宿打造过程中要避免僵硬化、标准化。”张晓军则表示,针对民宿的个性化建设,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做出尝试,如浙江的丽水山居、福建的闽宿。梅县区政府也要重视区域品牌的建设。

  为更好地借智借力,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聘任张晓军、罗健强、徐灵枝、郑春桃、宁军五位民宿行业专家为梅县区民宿发展顾问,为该区民宿产业发展持续提供专业指导与专家智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让民宿产业真正赋能于乡村振兴,诚意与耐心必不可少。

  “接下来,梅县区相关部门将筹备成立梅县区旅游协会民宿分会,通过协会发挥政企间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资源共享,推进梅县民宿健康有序发展。”陈远洋表示。

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