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品质提升助力美好生活 文旅融合推动文明互鉴

2019-05-22 08:34 来源:人民网 连品洁、田虎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5月19日,第9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为“文旅融合,美好生活”。倡导文化旅游不断融合,着力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让文化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新动能。

  随着国家对文化旅游的大力推进,旅游消费升级和文旅提质增效成为显著趋势,旅游消费活力得以激发、潜力更是不断得以挖掘。据统计,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

  从公益惠民到消费升级,从景区狂欢到文旅融合,从品质旅游到美好生活,“中国旅游日”早已不仅是展示旅游发展成果的惠民日、宣传日,更成为了彰显我国文化自信、促进经济消费、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展示“开放中国”的重要节点。

  点亮美好生活 消费升级催生旅游热潮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接待人次达1.95亿,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全国各大景区一片火爆。这既是国内旅游消费升级的直观体现,也是中国旅游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

  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6.41亿人次,今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60亿人次。同时,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2017年增长了6.2%,其中特别是旅游消费连续10多年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势头。

  自2011年国务院设立“中国旅游日”,今年已是第9个年份,从目前各地相关部门公布的信息来看,在5月19日当天,北京、新疆、陕西、黑龙江、重庆等多地均推出了门票减免、旅游宣传等公益惠民活动。

  同时,随着“旅游日效应”的不断放大,“中国旅游日”早已变成了拉动经济消费的催化剂。冰雪旅游、博物旅行、研学旅游、极地旅游,近年来旅游细分市场不断涌现,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稳步增加,美食、美宿成为出游动机,网红短视频、社交应用、移动支付变成消费新模式,旅游者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国内旅游市场的潜力也被不断释放。

  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发展更成为推动产业链升级、拉动旅游扶贫的关键。近年来,旅游景区转型升级加速,景区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并重,多地景区都在进行品质化提升促进游客二次消费,逐步摆脱“门票经济”的依赖;旅游也成为促进减贫、脱贫的动力,2011年以来,我国通过乡村旅游已带动1000万人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占贫困人口比重超过10%。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测算,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已占GDP总量的11.04%。

  抵达诗与远方 文旅融合提升旅游内涵

  国宝会说话、故宫口红、兵马俑酒店、博物馆夜游……文化创意早已成为今天旅游发展、旅游投资的新动能。人们厌倦了走马观花的旅游,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文化才是休闲度假的真谛。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为了感受当地文化,目前游客夜游消费数据稳步增长,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成都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夜游锦江”吸引了16万人次参与。

  “诗和远方”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明确指出,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这恰恰也和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不谋而合。

  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利好,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相关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让文旅融合有了新的动能和方向;“全域旅游”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品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等都已推向新的层级。

  “景观之上是生活”,如今浙东的“唐诗之路”、苏杭的民宿雅集、宁夏固原的博物馆之旅,这些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出游成为了有内涵的文旅融合典型。旅游在享受文化,也是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旅游市场,会创造出《印象丽江》、《文城公主》这样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会创造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华侨城的欢乐谷等为亿万游客带来欢乐的休闲文化场所;会将一批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遗产活化,成功地将乌镇戏剧节、北京798艺术园区、成都宽窄巷子推向世界。文旅融合的前行之路其实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深化开放包容 旅游合作助力文明互鉴

  今年3月20日,在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意大利《晚邮报》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其中指出“中意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方要加强两国世界遗产地结好”,同时还提出“促进人员往来,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如今,“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人文交流已经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担当更加务实,主场外交和“旅游年”成为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新亮点。中国也不只是规则的参与者,更成了规则的制定者。

  其中,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在多边旅游治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据了解,今年中国已和柬埔寨、老挝、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岛屿国家互办旅游年,在此格局下,“中国旅游日”不光是面向国人的“展示日”,更是向全世界秀出“美丽中国”、“开放中国”的全球推广日。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141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稳步增长的出入境市场让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外国游客在神州大地上聆听中国故事,中国游客的脚步则走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在意大利街头,中国警察会与米兰和罗马的当地警察为了让中国游客更有安全感开展“联合执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到“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游客人次由2013年的1549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741万人次,而截至2019年4月1日,已经有51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面向中国游客开放便利签证政策。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正是人文互通,让世界各国的文化和旅游在交流中熠熠生辉。

  今天的中国,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努力从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变。“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更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中国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共享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的最新成果的真诚希望。

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